別讓人肉滅火,成為烈火英雄的日常 二維碼
發表時間:2019-08-12 15:25作者:許蠻來源:澎湃新聞·澎湃號·湃客 《烈火英雄》劇照 《烈火英雄》的原型事件716大連新港火災,2000消防員中僅有清理海面原油的張良一人犧牲,但這并非常態。 今年3月30日四川涼山大火中,就有27名消防員犧牲,其中2位00后、24位90后,平均年齡22.6歲。 這些年輕的消防員,做著和平年代最容易犧牲的工作,承擔滅火、搶險、社會救助等多種工作,卻只能拿微薄的薪資,經歷災難后的身心傷病也無人知曉。 當他們投入救災的時候,當他們蹲在災害現場啃面包的時候,一片倒地豎大拇指點贊“最美逆行”,恐怕會給消防員和社會大眾帶來道德化的感動,無助于解決消防員的職業化問題。 真正應該問的是,如何讓消防員的傷亡再少一點?裝備和后勤保障能不能再好一點? 716大連新港火災現場 圖/圖蟲創意 曾經“短平快”的中國消防 扛不住時代拋出的更多難題 消防員之所以會被塑造成“無私奉獻”的形象,與此前的現役軍人身份不無關系。 1965年到1967年,中國消防隊伍基本實現消防隊伍全面現役化,1983年全國公安消防部隊納入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序列,與人民解放軍同等待遇。 現役制的出現,保證了消防隊伍的人員數量、隊伍管理、站點運轉,讓消防隊在救援任務面前基本不會掉鏈子。 軍人幾乎全年無休,所以可用最少的人員保證一個消防站的基本運轉。而以“服從命令”為天職的他們,遇到再大的困難也會全力沖鋒抗險。 如今站在救火前線的都是年輕的現役軍人。圖/《烈火英雄》 但城市化發展迅猛,人口密度暴漲,火災警情數量隨之激增。 據《2018中國消防年鑒》記載,2018年全國消防救援隊伍接警出動達115.7萬起,已連續6年突破100萬起。如此大的工作量,勢必對消防站點數量、人員配備等有更高要求。 即便保證“人管夠”,也不能保證“人好用”。義務兵役只有兩年,隊伍人員流動性太大,消防員普遍體力有余而經驗不足。這不管是對管理還是對救援而言,都不見得是一件好事。 救援類型與難度的增加,對消防員的知識儲備又是一個挑戰。 消防員不具備足夠專業的理論知識與實戰經驗,對救援的開展及消防員自身的安危,亦有很大威脅。 谷雨數據統計了中美兩國2012年-2016年每十萬起火災消防員殉職的人數,發現大多數年份里中國的這個數字高于美國,個別年份差距達到近3倍。 對比致死原因,近年來中國消防員大多死于爆炸、窒息和砸,也就是救援現場的直接傷害。而美國消防員大部分死于受壓,主要來源于巨大的心理壓力引起的心臟病、哮喘等疾病,多與自身年齡有關。 在2005-2013年的70起消防員傷亡事件中,從業時間在4年及以下的中國消防員約占65%,平均死亡年齡22歲左右。而美國消防員平均年齡38.8歲,殉職年齡則集中在51歲以上。 2018年,公安消防部隊正式退出現役,全部轉為行政編制,并由新組建的應急管理部管理。然而,剛剛步入職業化進程的中國消防,依然任重道遠。 訓練不足難救人 設備不足難救火 康茹等學者分析了我國2000-2016年的101起消防傷亡案例發現,傷亡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,多數是消防員安全知識與能力不足、對現場觀察不夠仔細等,以至于習慣性違章行為頻發。 前文提到,短短兩年的義務兵役時長,遠遠不能滿足消防訓練的需求。義務兵要達到初級消防作業技能,最快也需要一年時間,而實際針對消防救援的體能和技能培訓只有2個月。 四川成都某消防培訓基地,消防員開展真火真煙訓練。圖/圖蟲創意 要提高專業技能,只能依靠現場救援中學習與老兵的傳幫帶,沒有更多系統規范的訓練。以至于面對大型或罕見類型事故時,消防員往往進退失據、以身試險。 那么,職業化消防員都是如何訓練的呢? 以訓練強度極大而聞名的英國梅厄姆消防學院,開設了“消防行為學”課程,采用真實火場進行模擬,提高消防員在極端環境下的承受力與判斷力,每日撲滅6-8場特級大火,一周即可取得近20年的實戰經歷和經驗。 即便無法做到如此優越的訓練條件,也應保證足夠時長的理論培訓與實戰訓練。美國、挪威、芬蘭、日本、德國、新加坡等地的職業消防員,都要經過6-12個月的時間來進行基礎專業訓練。 《消防隊員作業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及對策研究》論文圖表 而在香港,消防學院會為消防隊長、消防員等提供為期26周(即半年)的留宿基礎訓練,內容包括基本滅火救援技巧、體能訓練、室內煙火特性訓練、消防工程學、車輛和裝備應用、基本救護學、呼吸器操作、管理學及相關法例等。 日本消防機關則對消防員的知識水平有著更高的要求。消防員招募過程中,按大學本科、大專、高中等不同學歷進行考核篩選,另外再招收專業型人才,涵蓋領域包括法律、建筑、電氣、化學、機械、土木、物理、電子、通信等。 另一方面,消防救援設施與裝備的優劣,也對消防員的人身安全有不可忽視的影響。 我國《地方消防經費管理辦法》規定,消防裝備及消防設施由所在地地方財政負責。各地的經濟情況與重視程度不同,導致即便在同一地區,不同支隊的裝備、應急儲備、培訓水平、實操能力等,也相差甚遠。 從近年的數據來看,中國消防員由于中毒和窒息原因造成殉職占比遠高于美國。 這是由于中國消防員使用最多的6.8L正壓式呼吸器,實際使用時間僅有13-20分鐘,當消防員在高層建筑、大面積場地等情況下作戰的時候,就很容易被裝備拖后腿。 愈嚴峻的火情面前,專業的設備就愈發重要。圖/圖蟲創意 在承擔化學災害事故救援時,我國消防員會配備6.8L正壓式空氣呼吸器、化學防護服、有毒氣體探測儀、防化手套、防滑靴、呼救器等,但這遠遠不夠。 除了以上的設備,美國化學機動消防隊還會配備有害氣體報警器、有害液體及固體檢測儀、非接觸型熱點探測器、防爆手電筒、危險物品阻斷帶、除污沖洗設備和護目鏡等,呼吸器也增設了濾毒功能,最大程度保障消防員的安全。 同時,美國消防部門還要求,消防員在脈搏速率達到或超過160次/分鐘時,立刻撤出救援現場。在補液和吸氧后,不低于140次/分鐘不得回歸火場作業,以防心臟病導致的意外殉職。 消防員零傷亡,并非不可能實現。挪威首都奧斯陸,就創下了消防員70年無傷亡的紀錄。當然,這還需要建筑的防護及預警設施水平、民間安全意識水平的協同提升。 中國消防剛剛轉向職業化,人員整體水平有待提高,所以消防員傷亡率的降低,可能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努力。 不止是消防員,群眾的防火意識也需要普及。圖/圖蟲創意 消防員拿命付出 理應得到更好的保障 中國消防員,工作時長不低于發達國家的水平,卻只能拿極其微薄的收入。有數據稱,中國投入消防的經費占財政支出的比例不到千分之一,僅相當于同期發達國家投入水平的十分之一。 這一點,無論是對于整體消防救援設施及裝備的提升,還是對于職業消防員的工作認同感與信念感而言,都有非常大的負面影響。 正如《烈火英雄》所提到的,消防員的身心傷病同樣是不可忽視的問題。訓練、救援期間留下的關節慢性病,大型災害留下的創傷后應激障礙(PTSD)等,都是可能伴隨消防員一生的傷痛。 然而目前,并未有健全的消防員職業健康體系來保障他們的權益。 火滅了,就很少有人能關心消防員的變化。圖/《烈火英雄》 中國城鄉差距巨大,基礎條件、規劃、標準、隊伍體量、裝備水平、財力經費等都不同步,管理起來非常復雜。特大城市的高層建筑需要更多更高的云梯,鄉村地區則可能面臨人員不足、制度不完善等問題。 在很多地區,其裝備完好率、裝備數量、滅火救援物資水平,只能應對日常救援任務。一旦遇到特大災害,就很難保證救援的順利開展,以及消防員的個人安全。 英國學者大衛·丹尼(David Denney)曾說:“在后傳統社會,安全成為凌駕一切的規則。”現役制的存在,是與我國發展中國家的狀況相適應的,但顯然不能作為長遠之計。 如今,將消防救援隊伍劃歸應急管理部后,原先各地的公安消防隊伍、地方政府專職消防隊、企業專職消防隊,統一整合為31個省級行政區分設消防救援總隊,市、縣級地區分設大隊、支隊。 逐步脫離軍隊架構后,管理層級減少了,原先溝通不暢的問題就可以得到進一步改善,消防員得以更加專業、高效地執行消防救援任務。 為提升消防員的榮譽感,轉隸后依然實行授銜制。不同的是,由原先的武警警銜,改為消防救援人員授予新設立的消防救援銜。 所有制度、管理、都應導向更高效的救援。圖/《逃出生天》 各地也開始逐漸加大對消防事業的財政投入。今年4月,山東省已撥付7.2億元投入消防裝備建設,重點配備了高層供水、登高平臺和云梯等特種車輛,超高層供水車垂直供水高度可達300米,堪稱國際最高水平。 今年年初,廣西貴港市亦購置了總價值1.15億元的21輛不同類型的進口、國產消防車,以及3000余件高精尖消防器材裝備,可應對多種類型的搶險救援活動。 消防員們愿意于為國家和人民而奮斗,但如果一味倡導犧牲奉獻,卻不談切實的利益,只會令出生入死的他們心寒。 給他們更好的武器與裝備,訓練他們更好地應對復雜的現場,讓他們以最高效的方式拯救國家與人民的財產安全,同時給予足夠的物質回報與權益保障。 假以時日,我們的消防員崗位,也可以成為世界上最令人羨慕的工作。
|